科技爱好周刊 357 期阅读笔记
已经快全是 AI 相关的内容了 😅 这个倒是不意外,学习就是需要不断练习来建立神经突触的
已经快全是 AI 相关的内容了 😅 这个倒是不意外,学习就是需要不断练习来建立神经突触的
差点以为可以小赚一周的生活费 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连 switch case 里的 return 都看不见的地步
科技爱好周刊 354 期 天才,我居然都没想到过 相比于自己配代理直接拉,没法自动检查更新,还得加个 schedule 来自动拉取 latest 对于大陆服务器上最初部署需要拉一大堆镜像的场景,很适合 这些描述,越来越接近现实 能被 AI 轻松替代的技能已经完全不值得投入时间了 有很多可以思考的
以前上班的态度都是:有什么问题,I can handle everything 现在:不是我做的,这个找谁谁,None of my business 这个应该算是成熟了,还是算老油条,不是很确定 还是搞自己的事情有意思呀,虽然也好久都没更新,每天的收入渐渐连一杯咖啡都买不上了 写博客不该是为了吐槽的,但是有时候真的就感觉,是被生活给骟了吧,做什么都没有劲 前几天看到朋友讨论,买了移动相机之类的,拍摄记录生活,很好奇他们的这股劲是哪里来的,他们也感叹我竟变得如此颓丧,竟没有些爱好,我也感叹 其实以前的我又喜欢过什么呢,真的有过任何爱好吗 乒乓球,已经多少年没再碰过了 跑步,健身,这些应该谈不上喜欢,更多只是为了保持运动和身材,结果搞得身体不舒服也搁置了 搞编程搞网安,搞到现在除了能混口饭吃也没什么用,没有产出,得不到正向反馈就慢慢失去热情,能算爱好吗 打游戏,早已电子阳痿,Steam 库全是买了没打开过的游戏 阅读,很久没像样地花时间读过一本书了,看几本故作高深的想装知识分子,终究还是露出本性 到底喜欢啥呀,好像啥都不喜欢,单方面坚定为玉玉了
果子这新的玻璃效果真是一言难尽啊,控制中心虚化搞得看都看不清了 iPadOS 向 macOS 靠拢确实还不错 希望 Intelligence 早点上吧
科技爱好周刊 351 期 惭愧,今天也让 AI 生产了平庸之作 甚至还能模仿我的风格
科技爱好周刊 350 期 还真有点道理的,我也该研究下怎么可以搞用户订阅,每次有文章更新就发邮件,这样对于想看我博客的人也方便 如果有愿意付费只看精品的,就可以只发包含某些 tag 的文章 Exactly,对 AI 的使用还是很保守,毕竟幻觉问题还是难以解决,而且我也不太想放弃自己的脑子 还记得大学时候在社团里,给学弟学妹们写寄语,我写到虽然不要重复去发明轮子,但照着轮子去做自己的 demo,发明一下三角形四边形也都很重要。可能是文字表达能力不太好,写得很抽象,但其实想要表达的便是这里的意思,如果花心思去做出和现在很多轮子一模一样的东西,确实太浪费时间也没有必要,但只是做做 demo,从过程中去感受轮子之所以这样设计,也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,也或许能从中迸发一些新的灵感
坚持写作确实是很难的事情 还记得最早折腾自己的博客,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,那时充满了新鲜感,觉得什么都好有趣,研究了很多东西,也写了很多 写得多了,慢慢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了,可能是被学业绊住了脚,也可能只是懒散了,博客也就慢慢不再更新 也不知道当时经历了些什么,不想让身边的人看到我的博客,可能是怕写的内容过于浅薄被朋友笑话吧,来来回回搬迁了好几次,真爱折腾 也许只是测试不同的部署方案呢,是吧,就像现在已经只需要写好文档提交到 Github, Action 就自动集成 Vercel 自动部署了,相比于最早期的全手动,确实现代了很多 也正是因为好几次的搬迁,很多以前的文章遗失在了历史尘埃中,或者能找到文字但是嵌入的图片也没有了,也就算了吧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,讲写作其实是思考的过程,写,不应该是为了给谁看,而仅仅是因为在思考,我思故我写,给人看只是副产物罢了。截图分享到朋友圈表示了赞同,有朋友问起我的博客地址,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不思考啦 还好我仍然会对此感到焦虑,至少还没能心安理得地放下自己的脑子,那还是捡起来吧,应该不丢人的 最近又看到一篇以前的文章,讲虽然现在技术很发达,可是互联网却像封建时代,大的公司垄断了数据,用户只是生产数据的数字农奴,每天发朋友圈发帖子,其实是免费劳动给这些公司增加资产,深觉如此 是不是很傻,别人文章怎么写我就怎么信,都没点自己的思考 不过傻就傻吧,我又要开始发神经了,要守护好自己的一片地方,哪怕没人看呢,并不重要,我自己留下思考的痕迹就好了